明清时代的“总兵”到底是多大的官?
总兵是明朝卫所军制度的特殊产物。有点类似于现代军分区的司令。一个总兵掌控的武装力量总数从12000人到18000人不等。这是明朝一个建制战斗部队的最少编制。
明军的***用的是卫所军制度,以一个千户作为城池驻军的最小单位,大约是935人~1290人左右,这是驻防城池的最少兵力。明军一个卫大约下辖3~5个所,总兵力就是2800~6000人左右。这是明军最少的作战部队,即相当于现在的战斗旅。而一个总兵手底下可以有三个卫的兵力。比如我们常说的朵颜三卫,实际上就是一个总兵所管辖的所有兵力。
明军的卫所军是屯田军,这种部队是需要自己解决给养问题的。所以明军总兵一般会保持一个至少一直满员战斗卫,也就是快速反应部队。两个非满员的屯田卫,战斗卫有5个满员千户所5000~6000人左右,一般要承担正常的城池驻防任务,不需要参与日常的军资生产。而其他的两个屯田卫则会经常性缺编,往往只有3个千户编制的部队,而且人员也不满员,人员只有两三千人而已,这些人平时不参与守城而是要去种田种地组织生产,服徭役修筑工事。一旦发生战争,则战斗卫会被抽掉出去战斗,屯田卫则归建守城。
好问题。不同时期总兵的地位差别特别大,我就来梳理下明清总兵地位变化的历史吧。
我就按照前人成果来梳理一下总兵地位变迁史。
明初高级武将出征,会有某某将军总兵官之称,其下有副将军、参将。都督府的勋贵带领卫所抽调的部队犁庭扫穴,事毕各归。后来明武宗也挂将军总兵号亲征,也可以理解为这种体系的变态回归。
这时候的总兵权力极大,威望也很高,大致和唐初侯君集、清初亲王领兵一个概念。
到了后来,王驥、王越等文官以参赞、总督身份统兵作战。后来更是兵部堂官领兵出征。再后来中枢派遣重臣专征:经略。这就是文官征伐体系,此下总兵就成了配角,比如萨尔浒之战就有六个总兵。
(推荐精读几遍,明代军事研究绕不开的)
朝廷派勋爵到地方“训练兵马、领屯田”,而且全国越来越普遍,逐渐就形成了镇戍总兵制度。
随着文官地位的加强,对应的就是武官地位的衰微,总兵的地位逐渐下降。而且随着危机扩大,军政越建越多,如宣大总兵分成了宣府、大同两个总兵,内地也陆续设立军镇,大致在20镇上下。
到了崇祯时期,遍布危急,为了促进各地防御作战,遍设总兵,运河沿线有四镇,京畿有锦州、宁远、山海关、三屯营、密云、昌平、通州、天津、柳沟、保定、宣府、大同、山西13镇。到明亡的时候已经有了四十镇。总兵也就有烂化的趋势。
清朝虽然是承袭明朝制度,但两者的总兵一职,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!
首先,我们说下明朝的总兵:
大家知道,明朝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度,通常是5600名军人为一卫,其最高掌管为卫指挥使司;一般每卫设左、右、中、前、后5个千户所,其中每个千户所约1120人,其最高军事长官为千户。据初步统计,在朱元璋时代,明朝共有卫547个,千户所2563个。
由于明朝的这些卫所大都分散驻扎在全国各地,为了方便管理他们,明朝***又专门在各地方上设置了21个都司,每个都司负责管理一定数量的卫所,比如陕西都司管辖陕西境内的33个卫所,浙江都司管辖浙江境内的20个卫所等。
从某种意义上说,明朝的这21个都司,可以理解为明朝的21个军,其中每个卫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师,每个千户所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旅。当然,千户所下面还设有百户所、总旗和小旗,就相当于旅下面的连、排、班一样!
根据史书上记载,都司的最高指挥官是都指挥使,官阶为正二品,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军长;都指挥使之下,是都指挥同知,官阶从二品,相当于现在的副军长或师长。对于这个都指挥使和都指挥同知,差不多就是明朝地方上的最高武职官员。
在这21个都司之上,就是明朝的最高军事机构——五军都督府,即中军都督府、左军都督府、右军都督府、前军都督府、后军都督府。
这五个都督府,各自管理一定数量的都司,我们可以理解为明朝的五大军区,其最高军事掌管为左、右都督,正一品,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。
当然,与五军都督府平级的,还有一个兵部,通常情况下,五军都督府只负责日常管理和训练军队;如需战事需要调兵作战时,五军都督府需要先拿到兵部的的调令后,才能调动军队。
换句话说,五军都督府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,兵部拥只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,两者相互节制互不统属。
总兵一职,明清二朝皆有。明自太祖朱元璋开始便以总兵职授于出战之将官。如徐达、常遇春、蓝玉、以及建文朝与燕王朱棣军对擂,打起仗来形若卧底內应的李景隆等人。此军职在明朝属非常设应战型职务,一到战时,将官凭总兵印去领到兵员,方可出战。
到了正统朝以后﹐边境狼烟四起﹐总兵逐渐成为常设军职,其挂印将官称为将军。如云南总兵叫征南将军﹐辽东叫征虏前将军﹐交趾的戍边总兵叫副将军等。那个时侯,总兵的权力还是蛮大的。
但到明中至明末之时,因内阁权力渐渐如日中天、炙手可热,文官集团在明朝政冶架构中的份量上升,再加上承平日久。出现了以文制武﹐重文官﹐轻武职的现象。总兵的政冶地位开始显著下降。总之,大明总兵的权力曲线在有明一朝是一条渐降的曲线。
由因应战况、临时挂帅的勋贵武将充当的一军统帅,渐因边情频变成为常设的镇守一方的将帅,后因文官集团的压制,权力和地位是步步走低。 如明末毛文龙做为一名持节的从一品左都督平辽总兵,要受正二品的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的文官袁崇焕的节制,不得不说是武将的没落;
又如抗倭名将戚继光总兵。他曾向朝廷建议,将北方各镇的十万名士兵交由他训练三年,保证能将他们训练成大明劲旅。由于皇帝和文官集团对武官的忌惮和压制,此议遭到了文官集团的一致反对。戚不得不用贿赂买通内阁首辅张居正,在张居正的大力干预下,最后也仅允许戚继光将浙江招募的戚家军军士二万人调到蓟州。这一举措在当时已是极为罕见的破天荒之举,训练十万兵士之举却无疾而终。
及至清朝,沿用明末军制,军权咸归为巡抚、提督之类的文官统领。而总兵官一般最高为正二品,实际上也无定品。总兵因为要掌管打理本镇军务,所以也叫“总镇”。总兵也由文官调度节制。清朝总兵为绿营兵正(汉兵),不辖八旗兵。统辖兵员多寡不均,多至15000名军士,少至几百、上千名军士,统共83名总兵统辖中国十八省614防营约63万兵力。
到了清末,海军做为一个军种已正式进入各国军队的行列。清军也建有北洋水师等海军部队,故那时,总兵又分陆路总兵和水路总兵两种,如北洋水师设左、右翼总兵,各统铁甲舰为领翼队长,即水师提督在战时作临时委派之时,充当各分队之旗舰,指挥本分队配合主力作战。
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关注“剑雄品评文史经济”的头条号,可以阅读系列古典诗词、现代诗歌、经济、历史等品评鉴赏文章。原创不易(已与***骑士签约),期待关注,谢绝盗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