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朱元璋提出”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”的朱升,后来怎么样了?
朱升生于半教半农人家,其父因其生于晨曦日出时而取其名为朱升。他8岁入学,19岁中秀才,在故里开馆讲学,并编写《墨庄率意录》等著作。1341年,登乡贡进士,后授池州路学正,数年后弃官移居安徽歙县开馆讲学。
1357年,朱元璋重兵围困徽州府城。朱升为免除百姓兵燹之灾,甘冒奇险独立城下,劝服守城元帅归降朱元璋。次年底,大将邓愈力荐隐士朱升有卧龙之才。朱元璋微服私访求教,朱升献九字创基主国之策: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。”
之后,朱升随朱元璋战元军、斗陈友谅、败张士诚,如诸葛亮般献上不少谋略。天下渐定后,朱升授侍讲学士、中顺大夫。朱元璋建明,朱升“进翰林学士”,跃升为皇帝顾问,参与军政机密。朱元璋赞其“为人老实,是耆哲(老成贤达者)之英杰”,并赐御联:“国朝谋略无双士,翰林文章第一家。”
他参与了大量颁封功臣的制诰文字工作,“时称典核(典雅且确实)”。又“定宗庙时享斋戒之礼”,并奉命“与诸儒修《女诫》”以儆后宫干政。
次年,他“请老归,卒年七十二。”
一代伟人***盛赞朱升:“九字国策定江山”。并于1***2年末发出战备指示:“深挖洞,广积粮,不称霸。”这九字指示,就源自朱升之九字国策。
朱升以自己深远的洞察力得以明哲保身!
朱升可以说是朱元璋起炉灶、盖高楼不可或缺的一根顶梁柱!
早在朱元璋和另外的军阀势力混战的时候,朱升就已经起作用了。
早期朱元璋由于实力和其他势力还有所差距,所以还不能和像陈友谅、张世诚等一决高下。
所以朱元璋为突破瓶颈,亲自拜访了当时的名士朱升,朱升向其言明所想成就大业,必须要韬光养晦!即“高筑墙、广积粮、缓称王”!
其意思就是,要想成就大业,必须厚积薄发,多搞经济建设,有钱了自然兵马取之不尽。不要过早的称王,因为称了王就于众势力为敌,四面楚歌可不是什么好事情。朱元璋***纳并验证了这个谏言。
在以后的诸多军事方面问题,也都不可或缺的有朱升的身影和计谋。
可以说朱元璋建立明朝朱升可是立有汗马功劳的!
明朝建立后,朱升意识到朱元璋猜疑心很重,想到日后其必会诛杀功臣。所以早早的请求告老还乡,最后在他乡度过安稳的晚年。
朱升的政治觉悟还是很高的,没有功成身就而居功自傲,而是选择了功成身退。纵观历史,能做到此的人物没几个……
提起朱升,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,但是提到他说的一句话,那可是家喻户晓,这句话就是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。”他的这句话是对朱元璋说的。
1358年,朱元璋攻打婺源,久攻不下,他听大将邓愈说,这里有一个隐士,叫朱升,他很有学问,相当于诸葛亮。朱元璋于是微服私访,朱升见到朱元璋后就提出了这三个计策。朱元璋***纳了这个建议,随后朱元璋的战役中,朱升多次提供谋略,为灭元,统一中原,建立明朝,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那么之后朱升又怎么样了呢?
1367年,朱升成为了侍讲学士,1368年,朱元璋登基称帝,朱升召至到了应天府做了谋臣,他的地位相当于开国元勋,朱元璋称赞他为“老实人,老成贤达中的英杰。”不久,他又晋升为了,翰林院学士,东阁学士,嘉议大夫,成为了皇帝顾问。由于年龄较大,朱元璋免他朝谒。
明朝开国赐封功臣的制诰文书,都是他起草,皇室的礼乐制度也都是他执笔。他还编修了《女诫》一书,防止后宫干政。洪武二年,朱升以年老为由,告老还乡,辞官隐居了。朱升其实并没有回老家,他带着夫人去了江沂淮等地,在南龙港建了房,并与洪武三年去世了。
后来朱元璋成功地当了皇帝,以一介布衣,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:明太祖。
这九字方略非常有效。
总结起来就是,不断地增加实力,又不断地避免损耗实力;有明确的目标:称王。不是混个小小的割据势力军阀就满足了。
朱元璋二十五岁时,还是个到处化缘乞讨的和尚,二十七岁时,就成了有数万兵马的总兵官。这兵还不是别人给的,而是他自己多次征战聚集来的。三十三岁时已经拥有应天地区广大地盘,十万之众,成为吴国公。
朱元璋有勇有谋,知人善任,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”的策略,就是他***纳徽州谋士朱升的策略。后来又吸收李善长、刘基等谋臣文士实施了这些政策。
他在敌人环视的环境下,一步步用这个总方针,站稳了脚跟,打败了一个个敌人,逐渐发展起来。强敌一个个在他面前倒下。陈友谅、张士诚、方国珍、陈友定都成了他登上大位的垫脚石。
朱元璋在1368年,他四十岁时,称皇帝,建立了大明王朝。
缓称王,实际上是最快捷的称王之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