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“每逢佳节倍思亲”?中秋节我们思亲的主题是什么?
每逢佳节倍思亲,每当中秋更添情。
我们小区每年中秋都有一个思亲的主题,围绕这个主题来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。
记得去年思亲开展了以“遥寄中秋相思梦,千里故人何处逢”为主题的活动,小区邀请在外地回来陪父母团圆过节的人士座谈,大家一起话情谊,话幸福,收到了很好的效果。
今年中秋节,中秋思亲又开展了以“小家大家同欢乐,喜迎两节表浓情”为主题的活动。小区组织联欢晚会,主要是说大鼓书,请来民间艺木讲述建国70周年的丰功伟绩,讲述家庭生活变化。大家一起赏月,吃月饼,吃家乡土特产,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家国情怀。
中秋节开展思亲主题活动,弘扬团圆主旋律,传承思亲正能量,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,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。
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,这些美好诗句是专门用来描写传统节日里,游子对家乡、亲人的思念之情的写照。
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很多,但是每年的八月十五,是我们的中秋节,活动的主题主要是一家团圆,亲戚朋友聚在一起,吃月饼、喝香茶,中秋之夜赏月等活动,可以说是其乐融融,令人难以忘怀的亲情互动,增加感情、友情的俱体表现。
每当中秋节来临之际,不管远在天边的游子,还是因为各种原因,都不能回家与亲人团圆的人们,他们都会以中秋月亮为媒介,寄托给亲人的思念,在自己心中,朝着自已的家乡,默默地向远方析祷:祝福亲人幸福、节日快乐!
常言道:月到中秋分外圆,饼到馅中更觉甜,人到佳节盼团圆。
在这里,用月升代表牵挂,月落代表关怀,月盈代表惦记,月亏代表思念,祝福天下所有人,好山好水***,事圆情圆人团圆!
借此机会,在中秋佳节来临之际,我写了一首词《鹧鸪天•中秋》,与大家共享!祝大家中秋节快乐!
鹧鸪天•中秋
作者/王建军
嫦娥飞袖招仙风,
桂花作酒敬蟾宫。
一思别离,二思寂寥,三思无奈,归为一生。
艾青说:“我的思念是圆的,八月中秋的月亮,也是最亮最圆的,无论山多高,海多宽,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,在这样的夜晚,会想起什么?我的思念是圆的,西瓜,苹果都是圆的,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,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,思念亲人的人,望着空中的明月,谁能把月饼咽下?”
艾青用思念的圆、月亮的圆、西瓜苹果的圆,隐喻着人生中许多的“不圆”,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与家人聚少离多,“别离”成了长大后的主题曲。
唐代诗人王建在《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》写道:“中庭地白树栖鸦,冷露无声湿桂花。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?”
王建在写中庭月色的时候,用“地白”二字,传达出了一种清冷之感,又用“树栖鸦”将夜月下的孤独和寂静烘托出来,虽然四周有好友相聚,内心却不甚孤独,月下清冷,尽显萧瑟苍凉之意。
至此,中秋第二思,思的是寂寥。
唐代诗人白居易在《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》中写道:“昔年八月十五夜,曲江池畔杏园边。今年八月十五夜,湓浦沙头水馆前。西北望乡何处是,东南见月几回圆。昨风一吹无人会,今夜清光似往年。”
每逢佳节倍思亲。
中秋一早,去了养老院。
武汉还是37度的高温,一个酷暑忙下来,养老院里穿着粉色衣服,忙忙碌碌的护工,个个都瘦了一大圈。
,付出了很多。
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也来看望老人。
其实,养老院有的是老人,而有的是67年出生,因为有病也送进来了的中年人。
中午,护工推车送来了午餐,板栗烧鸡
,味道还不错,青菜有些苦,冬瓜汤里放了鱼皮。
每人发一盒月饼。
中秋佳节,月圆之夜,容易使人产生家庭圆满,合家团聚的想法。可是苏轼说“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旦夕祸福,此事古难全。”人是社会化的动物,在任何年代,为了家庭、事业、或者是理想,不得不放弃各种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,这种身不由已的状况,导致了那些爱家庭、爱生活的四处奔走,四海为生的人们特别重视中国那些传统节日:比如春节,中秋节等等。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由来。